close
退伍了,1年1個月的不願役就這樣平安的結束了。在還沒工作的這段時間,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做了(這句話最近msn上夯到翻 = =a)
12/15跑去參加新竹安全駕駛教育中心開設的汽車安駕訓練課程。其實早在我國中時就知道新竹有這麼一個安駕中心,但一直以來都沒啥機會能參加(10年了捏~)。無巧不巧,剛好在我退伍還待在新竹的這段時間安駕中心推出了汽車安駕的課程,一直以來熱愛汽車、喜歡開車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得來不易的機會!
12/15跑去參加新竹安全駕駛教育中心開設的汽車安駕訓練課程。其實早在我國中時就知道新竹有這麼一個安駕中心,但一直以來都沒啥機會能參加(10年了捏~)。無巧不巧,剛好在我退伍還待在新竹的這段時間安駕中心推出了汽車安駕的課程,一直以來熱愛汽車、喜歡開車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得來不易的機會!
小時就熱愛汽車的我從各種媒體雜誌獲得很多車輛各方面的Know-How,在這次安駕課程中所教授的,像基本操駕介面應有的認知及觀念很多跟我以前所具備的倒是不謀而合!但安駕課程最終是要讓正確的觀念及知識潛移默化反應在正確習慣性的操作上,最直接、刺激的感受就是實際操駕體驗Push to the Limit!
一人一台車首先跟著教練在綜合訓練場內習慣車輛的操作,主要是反應方向盤操作是否正確迅速,在不到2米寬的曲線路徑上以一定的行車速率使4個車輪都能完全通過體驗轎車難得的內輪差;再來是雜誌上常見的繞錐,這裡並不是要比完成時間的長短,而是要學習速度(油門、煞車控制)、動向(視野的判斷以致方向盤轉向操作並考慮內輪差)等之間的控制順暢、協調性,從15公尺的間距縮短到8公尺,韓兜魯轉到頭昏眼花、熱血沸騰!日常開車根本沒這機會還讓你手忙腳亂,這項目開下來真的很過癮!
隔天又體驗了低速(約55km/h)~中速(75km/h)緊急煞車有無ABS的車輛動態反應,汽車媒體常有這類的測試,輪到自己親自操作感受更是刺激!體驗無ABS狀態還真是頭一遭,要避免車輪鎖死又要達到最大Brake Force,在鎖與不鎖之間、在滑動與滾動之間,完全是一線之隔,全有賴駕駛分毫的拿捏!
另外教練還親自示範FF車過彎速率過快造成Understeer現象,所以才會一直強調入彎前要確實減速,安駕的目的在此完全呈現!還有個項目叫:限界轉彎。在長寬皆為6米5的正方面積內,要汽車車頭進車頭出,很難想像一台車在如此有限的空間內要如何做迴轉讓車頭先出?大家試了幾回,縱使有開出來也是碰觸到犯規或硬ㄠ花了很長時間才能出來,嚴格來說都不正確。我被教練請出示範,依照教練的方法…咦?還真的3分鐘就繞出來了!剛開始我還搞不清楚WHY?很難理解這當中的觀念跟想法,看到其他學員也依此方法滿順利的繞了出來,哦…從外面看來的確較好理解,完全打破長久以來舊有的觀念跟思考邏輯!一般想得到的就是方向盤一次到底,再來前前後後喬來喬去,但最終卻還是限制住車子了!要利用”2次轉向”,將後輪作最大的位移,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不消多久車頭就指向出口順利開出了!這方法說是日本人想出來的,也難怪在地狹人稠的日本都會區會有這種怪招出現…哈!
2天的課程體驗下來滿充實、滿過癮的,了解到日常行車安全駕駛必須建立在:正確的知識、正確的技術及正確的操作,經過不斷學習訓練,反應成為一種習慣後,一旦遇到緊急狀況時,才能在極短時間內反應出正確的操作,化險為夷!畢竟在外開車不可能有這種機會操駕,等到實際碰上了就是面臨危機應變的時候了!
後記:這次課程訓練車為2004年式後期型Hyundai Elantra,交到我手上時才跑40多km!2天操駕後已開80多km,車齡似乎相當新。初期感受跟大部分日系車一樣,動力轉向輔助過大,方向盤操作非常輕鬆;油門異常輕盈靈敏,輕點油門起步出奇輕快,2千轉後轉速爬升稍嫌慢些;底盤方面:傳統房車設定,長行程軟懸吊,過彎側傾大、急加速猛抬頭、急減速猛點頭,原廠配胎BS Potenza RE88 195/65R15舒適經濟取向,以這樣的配置照理說經過瀕臨極限的操駕輪胎應該會發出激烈的嘰叫聲!但這兩天下來,除了緊急煞車車輪鎖死滑行外,其他的激烈動態操駕,無論如何的急轉方向、扭動車身、懸吊都快分家了,輪胎就是不會嘰嘰叫?硬要說的話,也只是聽到輪胎非常努力、盡責地抓住地面產生的摩擦滾動聲吧!這到底是我們操的還不夠激烈,還PUSH不到極限,還是安駕中心的路面摩擦係數太高所致?
全站熱搜